马拉松运动是一项挑战人体极限的运动,运动意外情况难以完全避免。
常见的运动猝死,实质是心室异常颤动后,心脏短暂地停止跳动、停止供血,而人的大脑只贮藏了大约10秒的氧气,如不能及时除颤,每晚1分钟,存活概率便降低7%至10%,4-6分钟后就会出现严重脑缺氧而发生脑水肿,即使心跳呼吸恢复仍可导致脑神经细胞不可逆性损害。时间就是生命,掌握科学的“第一反应”,才能及时有效救助身边的人!
比赛前
在比赛开始前一晚要注意休息好,这样在第二天跑步时就不会精神不佳。在赛前要做好热身活动,尤其是肌肉的拉伸运动。请参赛选手根据比赛日自身情况选择参赛。如果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就要放弃比赛。选择参赛的选手应量力而行,注意身体反应。
比赛中
比赛当日,请合理分配体力,切忌因兴奋在出发和冲刺时用力过猛。根据日本方面的数据显示,最容易发生心脏骤停的是跑速在3.5到4.5小时的“业余高手”。而52%的悲剧发生在最后10公里冲刺阶段。
在跑步过程中多注意脉搏和效率,若异常变快或者迅速下降,一定要放慢速度。若出现胸闷、心悸、头脑发晕、出冷汗、虚汗时,这是心脏不适,请主动减速、休息、调整,判断能否再继续比赛,切勿将自身至于危险之中。
比赛后
比赛结束后不要马上停止跑步,应采用小步慢跑逐步停止,然后进行全身放松活动,消除疲劳。
遇到其他选手倒下
遇到其他选手倒地的突发情况时,请大声呼救,在赛道上的任何地点,都将有急救队员从不超过200米的位置赶到。在急救队员到达前,切勿对倒地选手进行任何处置,尤其不要做出“掐人中”(会阻塞气道)、“将倒地选手扶起”(对心脏骤停的患者会加重脑缺血从而促速其脑神经细胞不可逆性损害)等进一步加剧伤害的行为。
但是,如果倒下的是我?谁救我吖?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传播“第一反应”急救知识的原因,救人乃自救也,希望大家都能够掌握救人的技能。
2015无锡国际马拉松赛的医疗保障体系共分为常规医疗保障和突发重症保障两部分,前者负责伤情处理,请有抽筋、擦伤、轻度脱水等情况的选手,向沿途医疗站求助;后者负责突发重症保障,他们由1架医疗直升机、12台120救护车和120余名身着橙色服装的“第一反应”急救队员(45台AED设备)共同构成无缝衔接的应急救援保障系统。另外,本次赛事还设置了20余名佩戴专门标识的医疗陪跑员跑在选手队伍当中,他们与急救队员同样拥有AHA美国心脏协会救援资格认证。
辟谣:马拉松高死亡率?
马拉松比窦娥还冤:一出现死亡噩耗,必定会被高调曝光。原因是它往往是一个城市最大的体育活动——将数千或数万选手,还有大量的媒体,全部集中在一个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一条42公里的赛道,五六个小时)。
任何体育活动在如此放在放大镜下仔细审视,都会被看出很多问题。相比之下,马拉松赛事应该是最安全的体育项目之一。它的事故曝光度和空难非常相似:每一起都轰动一时,但这不会改变飞行时最安全的旅行方式的事实。
学习急救技能,不仅仅是为了马拉松
据《新快报》和中央新闻报道,“中国每年死于心脏病猝死的人数多大54万,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1000多人猝死。”
掌握科学的急救知识,抓住黄金抢救4分钟,不仅仅是马拉松,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和自己。
声明: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文章内容仅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来源:https://ihuipao.com/topic/n6MVGlkDo9M90wvZWQB3